做產品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解決一些問題,所以首先你自己要能觀察到問題。從來沒有什么產品是直接從用戶嘴里套出來的,做調研可以,但是直接問用戶“我想搞一款產品幫你解決xxxx問題,告訴我你想要什么產品吧",不客氣地說,這是在扯淡。
最好的方式是了解用戶的“痛”,比如你要設計反病毒軟件,你可以問用戶有沒有遇到過病毒?什么時候遇到?在哪里遇到?造成什么損失?這些不只是多問幾個人就能問出來的,而是需要科學的調研及用戶研究方式,才能最終確定用戶的需求,進行產品上面的改善。
尤其是對剛入行的產品經理而言,在學校沒有相關專業,而工作之后,又很缺乏系統的學習,其實對你的晉升之路,埋下了特別多的隱患,了解多種調研方法,定量定性的進行分析,才能靠實力說話,保證強大的內驅力。
課程受眾:
準產品經理
大學三四年級非用戶調研專業學生/社會在職對用戶調研感興趣的非專業人士
課程大綱:
1、產品經理的本質工作永遠不是單純滿足用戶的需求,如何通過調研在商業需求跟用戶需求之間找到平衡是重中之重?
2、央視你“你幸福嗎?”大型調研有哪些需要改進的,為什么90%的用戶調研都得不到真實的結果?
3、用戶調研的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常用方法介紹,以及如何有效的甄選并與自己的產品以及公司現狀相結合方式進行研究。
4、用戶調研的基本能力:行業洞察力,定量研究能力,報告撰寫能力如何有效的培養
5、如何快速入門用戶研究?
6、如何通過調研及需求分析優化網站提升用戶體驗?
7、需求分析的常見誤區。
8、百度用戶調研及需求分析經驗分享。
老師簡介:William老師
前一線互聯網公司產品和用戶體驗部高級經理,主導了近70項調研項目,項目預算累計接近1200萬,累計樣本數30余萬,為公司2B和2C產品上線、迭代優化提供戰略支持
艾瑞咨詢集團 企業咨詢顧問
中國市場信息調查業協會 - CAMIR,基于互聯網調研與大數據研究委員會評審專家
......
(展開全部)其實電話調研是手段,只是因為相對面訪,電話訪問可以不到現場,效率相對較高,但反過來其實比面訪少了面對面溝通的互動及其肢體語言所能獲取的信息,對方在電話中配合回答問題的耐心也相對較少。所以電話訪談其實既可以做定量訪談,也可以作定性訪談。關鍵看你想調研的目的是什么。
你的問題是說如何控制需求變更的問題吧?首先要看這個修訂來自于你還是客戶,如果是客戶,一般我們要采取以下幾個對策來盡量減少需求變更 1. 項目初始需求分析的時候,要拿著過完多種類似項目,給客戶看,讓他們進一步明確到底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憑空說要什么,客戶說的和你理解的肯定有偏差 2. 讓客戶對需求和方案簽字畫押(如郵件確認,合同簽署等等) 3. 如果涉及到非要變更,也要通過告訴客戶,如果你的變更太多,這期項目可能不能完全達到,是否可以放在二期、三期等后續項目中來實現 4. 一定要找客戶那邊到底誰是最后拍板的人,而不是直接和你接洽的人,后者往往是瞎指揮。 同時,也盡量讓你這邊的高層對接,高層的經驗和臉面多能夠對客戶更改需求有一定忌憚、最差也是不好意思 5. 其他方面,就是你要對客戶真的了解,對他們的行業、他們的問題的本質、他們的公司業務、甚至是組織架構、領導層是誰等都要盡可量了解,這樣能保證你的 影響力、洞察力 總結起來:要么你比客戶資深很多,讓客戶跟著你的意思走、信服你;要么你還不夠資深的話,就用各種手段來“管理和約束”客戶。前者是大智慧、后者是小聰明,呵呵,但都比較有用。
非常抱歉,上周在出差剛回來,今晚已經上傳了抽樣方法的3節,本周將每天陸續上傳剩下的所有課程。